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警示教育
沧源:坚持“三不”一体推进 构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发布日期:2021-03-18 10:43:26    信息来源:沧源

近年来,沧源自治县认真贯彻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方略,准确把握反腐败斗争方针政策,深化标本兼治,夯实治本基础,在保持惩治高压态势不变、力度不减的同时,配套推进“不能”的制度建设、“不想”的教育引导,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得到巩固。

稳高压,形成“不敢”的持续震慑

突出稳高压态势、稳惩治力度、稳人民群众对正风反腐的预期,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腐败,严肃查处了一批发生在重点部门、重要行业、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020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66件,立案50件58人,结案51件60人,给予党纪处分60人,留置3件3人;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5个、处理17人。严肃处理“靠哪行吃哪行”歪风1起2人,问责1人。同时,严格把握政策界限,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体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和宽严相济、分类处置,着力削存量、遏增量,“不敢腐”的震慑效应持续形成。

注重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深化运用“1234”促改联动工作法开展以案为鉴、以案促改。督促在扶贫领域、人防系统集中开展以案促改,对存在问题举一反三、追根溯源,分析成因、制定对策,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3份,召开警示教育大会8场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2场次,查摆“三责”66个,制定整改措施38项。

扎笼子,筑牢“不能”的坚实堤坝

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实施办法,探索完善既管细节、管根本、管长远,又能立竿见影的长效机制。先后制定出台《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县级机关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单位内部资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等,推动日常管理从俭从简、有章可循、规范高效,“三公”经费支出逐年下降。

紧盯关键环节,规范权力运行。围绕权责清单及人、财、物事项,结合巡视巡察、监督检查和审计反馈问题,全面排查单位部门和关键岗位在决策议事、工作流程、作风状况等方面存在风险,及时更新廉政防控措施,对69个责任单位、28名处级干部全覆盖梳理排查,共梳理权力数3780个,查找廉政风险点6171个,制定防控措施8131条,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468个,制定完善制度机制910个。

全县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首责”,充分发挥派驻监督触角和“探头”功能,让监督直达“神经末梢”。采取日常监督检查、节点明察暗访等方式,对各单位部门落实有关制度规定情况进行旁站式、体验式监督,派出135个工作组,发现并责令整改问题132个。对监督联系部门清理完善内控机制情况进行监督,杜绝建章立制上的照搬照抄、华而不实、建而不用等形式主义。

常教育,涵养“不想”的内在自觉

发挥党性教育教化功能,抓好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德政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县委、县纪委县监委主要领导做到常警示、常提醒、常“补钙”,集中约谈“四班子”成员、乡(镇)党委书记及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122人,敦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当好“第一责任人”,做好标杆示范。出台《县管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教育实施方案》,探索建立集“廉政提醒、警示教育、实地观摩”等为一体的“六个一”干部任前廉政教育模式。常态化开展任前廉政谈话,助推新任领导干部提高拒腐防变意识,走好廉洁用权第一步。实行定期“体检”、定期“保养”,对52名党员领导干部开展“蹲点式”谈心谈话,进行政治、思想、作风上的把脉问诊,查苗头、定良方、防未然,体现组织关怀。组织观看《叩问初心》《政治掮客苏洪波》等警示教育片,警示党员干部以案为鉴,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组织拍摄《家国在心中 清廉过双节》廉政微视频,在重要节点发送廉政短信3万余条,提醒广大党员干部持续绷紧廉洁纪律之弦。

注重“一案一剖析、一案一警示”,在宣布干部处分决定的同时,结合受处分人所在单位、系统的政治生态情况和部门、行业特点,讲解相关政策和纪律规定。组织93名村干部现场旁听职务违法案件公开庭审,面对面、零距离接受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件53件、88人次在全县范围进行通报,让广大干部从中汲取教训、自省自律、引以为戒。推动警示教育下沉到底,深入村级党组织讲解剖析扶贫惠农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不断扩大廉洁教育覆盖面。

通过探索实践,着力打通“三不”内在联系,推进形成“三不”整体合力,努力实现“三不”效应叠加,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2020年,全县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833人次,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771人次,占比92.6%;第二种形态处理35人次,占比4.2%;第三、第四种形态处理27人次,占3.2%,四种形态运用呈现“倒金字塔”分布,“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有效拓展。(魏千翔  李艳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