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廉政文化
古人论交友
发布日期:2017-05-08 07:30:00    信息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包含了丰富的择友、处友哲理。高山流水、管宁割席,一个个经典的故事带着历史的沉思、深刻的劝诫、高洁的操守,给后人交友处世指明了方向。

  《诗经·小雅·伐木》曰:“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用山林中孤鸟鸣叫来寻求同伴的例子,说明朋友相处的重要性。孔子告诫弟子:“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指同正直、诚实守信、见闻博广的人交朋友,久而久之,自己也会近朱者赤;相反,亲近奸佞小人,就会近墨者黑,深受其害。清末重臣曾国藩,更在家书中谈到交友的作用:“盖求友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指出求朋友用以匡正自己的不足,是大有益处的。

  关于如何交友,古人自有其道。孔子认为,择友首先考察他的人品,了解他的经历,分析他和你结交的目的。孟子认为,交朋友应该“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庄子则认为“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之交坦坦荡荡却心心相印,小人之交则是以利益为基础。明代苏浚在《鸡鸣偶记》中把朋友分成四类,告诫世人要交那些能够互相砥砺品行、直言规劝过失的“畏友”和以心相交、生死与共的“密友”,而不要交巧言令色、只讲吃喝玩乐的“昵友”和只可同甘、危难时却落井下石的“贼友”。

  由此看来,古人交友非常谨慎,因为朋友是进益和互助的。朱熹在家训中指出:“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告诫子孙,有道德品格好的人,即使比我年龄小,我也一定会尊重他;品格不好的人,即使比我年长,我也一定会远离他。曾国藩云:“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朋友是否贤明,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成败。

  晋代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朱”和“墨”固然可以理解为环境,但也可以理解为益友和损友,相信每个人都不希望去结交“墨者”而变黑。朋友有诤友、媚友之分,结交了诤友、益友就会让我们每天都有进步,结交了媚友、损友就会让我们每天受到伤害。“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前半句从正面道出了择益友而交的道理,后半句则以鲍鱼的腥臭味为喻,揭露了与品行不端的人为友,自然也会沾染上一些坏习气。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有过这样的评注:“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我们也就可以这样理解,所结交的朋友如果没有“仁”,没有“善”,没有“德”,这样的朋友会有妨害,是不能去结交的。《警世通言》提出“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意指只要你本身正直,自然就会吸引同样正直的人。

  古人关于择友、处友的言论很多,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它是中华民族在悠远的历史岁月中形成的一种生存方式和表达形式,体现了交友相益、志同道合、择善而从、不善而弃、友贵责善等交友之道,其中也蕴藏着为官处世之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握国家公权,代表党和政府形象,交友事关用权是否公正、从政能否廉洁,因此应慎之又慎。这就要求保持清醒的头脑,多同普通群众交朋友,多同基层干部交朋友,多同先进模范交朋友,多同专家学者交朋友。哪些人该交,哪些人不该交,心中应有杆秤。(彭如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