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廉政文化
永德:纪检监察干部让习近平总书记的8月回信精神传遍“黑衣部落”
发布日期:2021-08-25 08:31:48    信息来源:永德

几场秋雨后,8月的俐侎山寨已显微凉,一簇簇日渐饱满的桃核挂满了枝头,错落有致的新民居掩映在核桃林中,几个俐侎群众正忙着把新鲜的藠头装袋用微耕机拉向集中收购点。“我们要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在乌木龙乡乌木龙村委会,永德县纪委县监委驻村干部李连福正对着手机屏幕一字一句地向村组干部和俐侎群众们宣读着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大家围坐在一起目光都聚焦在手机上,专心致志的聆听着,不由自主响起热烈的掌声。

俐侎人属于彝族支系,是云南省临沧市独有的一个族群,只有2.6万多人,因崇尚黑色,服饰以黑色为主,俐侎人也被称为“黑衣部落”。乌木龙乡有1.2万俐侎人,是俐侎人最大的聚居地,乌木龙村是永德县纪委县监委的乡村振兴挂钩村,俐侎人占全村人口66%。居住在大山深处,刀耕火种、食不果腹、“离地人”、贫穷落后是俐侎人原始生活的深刻写照。

近年来,俐侎群众在党和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帮扶下,通过两轮扶持彝族支系俐侎人发展三年规划,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给予倾斜,干群团结一心,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发展生态茶园、核桃产业,种植藠头、魔芋等,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村村寨寨修起了干净整洁的硬板路,将“七改三清”纳入村规民约,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得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后,县纪委县监委第一时间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边疆人民的关心和勉励传达到俐侎山寨的每个角落,让每个俐侎同胞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爱,激发俐侎同胞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真挚感情 

丫口组的李春廷家在3年前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住的是土基房,贫瘠的土地生产粗放,收入微薄。在政策帮扶下,他家发展了10亩生态茶园,仅春茶鲜叶采摘就增收3万多元,后又种植了2亩魔芋,价格也很可观。现在李春廷家盖起了二层小洋楼,在院子里种上了花草,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还提高了生活质量。当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报道时,县纪委县监委下派乌木龙村第一书记禹志先正在李春廷家一起商量着怎么管好生态茶园。“以前想都不敢想会过上这样的好日子,真的是享了共产党的福,享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福,我一定好好干,只要跟党走,我们的日子还会越来越好。”禹志先用俐侎话向李春廷一家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想到生活的变化,李春廷眼眶都湿润了,“习近平总书记帕基来,共产党帕基来。”

习近平总书记帕基来,共产党帕基来。”这是近日俐侎群众说的最多的话,意思是“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共产党。”县纪委县监委下派乌木龙村第一书记禹志先,是乌木龙乡土生土长的俐侎人,到俐侎人家“串寨”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连日来,禹志先都在用俐侎话向俐侎群众传递着这一好消息,讲解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他告诉俐侎群众:“习近平总书记的信是写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但也是写给我们俐侎群众的,我们都是收信人。现在的好生活都是党给的,我们一定要懂得感恩,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作为一名俐侎纪检监察干部,禹志先表态道,一定把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用我们俐侎话把总书记回信精神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传达到全村每个俐侎人的心中,让大家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近几日,驻村干部“老纪检人”禹伟彬忙着帮天生桥自然村张双凤家改建卫生厕所,休息间隙,大伙又兴奋地谈论起了总书记的回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里说,了解到脱贫攻坚给阿佤山带来的深刻变化,他很欣慰。想到这俐侎山寨的变化也有自己的贡献,禹伟彬心里感到无比自豪,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他激动地对大家说:“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的肯定,就是对我们干群一心战贫魔奔小康的肯定,我们一定要谨遵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把产业发展得更好,把卫生习惯保持得更好,把疫情防控得更好,把俐侎山寨建设得更好。”

小康生活过上了,俐侎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了起来。近日,乌木龙村天生桥俐侎歌舞文化传习基地正式授牌,进一步挖掘传承俐侎人歌舞、祭祀、服装、饮食等传统民风民俗,将文化传承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和民族融合示范区建设相结合,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省级俐侎文化传承人曹福昌说:“我们党的政策这么好,这么关心我们俐侎人,我要带领俐侎乡亲们用俐侎山歌把现在的新生活唱给党听、唱给习近平总书记听、唱给全国人民听!”

永德县纪委县监委还在乌木龙村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并组建6个宣讲组,每个组由纪检监察干部和熟悉俐侎语的村组干部组成,用“双语”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和省委、市委的相关学习贯彻精神进行传达学习,确保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谆谆嘱托在俐侎山寨形成干群一心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李正丽 杨红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