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沙河乡允俸村那京自然村,古树参天,翠竹成林,瓜果飘香,孔雀悠闲觅食……那京自然村是一个傣族聚居的村落,素有“没有围墙的村庄”之美誉。在“清廉村居”建设助力下,正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景美如画,邻里和睦。
乡村振兴,廉洁先行。近年来,双江县以点带面推动“清廉村居”建设,让清廉之风吹进千万家,通过建强组织堡垒、抓实阳光村务、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廉旅融合,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吹拂”着那京村,独具特色的傣家“廉”居正助力那京跑上乡村振兴“快车道”。
筑堡垒聚民心增强乡村振兴“廉”引力
“党支部一吹哨,村民齐报到。不管是落实上级政策还是做好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提升,大家都齐心协力,工作安排就落实,落实就漂亮。”谈及现在的那京,允俸村党总支书记艾蕊关不住话匣。几年前,这个只有150多人的小村可不是这样,党员干部说话没人听、干事没人跟,人心不齐,环境脏乱差,经济发展上不去。
村里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在乡村振兴中,那京以“清廉村居”建设为契机,以培树党员示范户、清廉家庭和诚信农家为抓手,全力推进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度融合,建强了党支部,凝聚了强大合力。
“我们将‘清廉村居’建设纳入年度党支部工作重点,与各项党建工作结合起来,用好用活‘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在党员党性教育、道德教育、纪法教育着力,推动党员思想意识的转变。”那京扶贫互助组党支部书记何成华说,现在全村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已经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他举了个例子,在村组道路建设中,党员带头拆除柴房猪舍,主动让路,让群众深受感召,也主动参与到行动中,投工投资投劳、积极让路,只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完成1300米的村组道路硬化,让路变得更宽,让村寨变得更整洁。同样的做法,在争取到20多吨水泥,但没有其他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党员干部带着群众投工投资投劳,建成200米的村内水渠,把原先堆放垃圾的地方修建起了一个个互相连通的心形小水池,群众把这些池子称为“连心池”。这些工作如果放在多年前是无法完成的。现如今,通过开展“清廉有约”进基层、廉政宣讲团送课上门和清廉乡村行等活动,建强了堡垒凝聚了民心,村里党员干部廉洁干事蔚然成风。
强公开顺民意提升乡村振兴“廉”魅力
规范农村小微权力运行,是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的核心,事关党在基层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那京全力扎牢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篱笆”,常态化开展村务阳光公开,有效防止村务变“村雾”,为开启乡村振兴之旅营造了阳光公正的良好氛围,广大群众无不翘指点赞。
民情信息员罕福美举了个例子。过去,村里出租20亩集体荒地好多年,但群众都不知道具体租期和租金,也没有公示过,心中的疑问大家不敢明说,只是悄悄议论。虽然钱不多,但群众心里有了疙瘩,对村组干部的信任感又减少了很多。阳光公开机制推行后,租期30年,每亩30元的租金五年一付,群众事群众议,大伙儿心里敞亮,对村组干部的信任度也提高了。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聚焦‘班子清廉、村务清爽、民风清朗’的目标,我们推行了党务、村务和财务‘阳光三务’,设置了‘三资’公示栏、‘民情信息箱’和‘村民议事亭’等,按季度公开惠农资金、养老保险、‘三资’管理及党务、组务、财务等情况,通过公开晒和民主议的方式,进一步拉近干群之间的距离,让群众关注的农村集体事项从幕后走向台前。”沙河乡纪委书记李双双说。
创机制破难题激发乡村振兴“廉”活力
想要树好风气、管好权和看好钱,健全制约有效、监督有力的机制尤为重要。一谈起移风易俗这事儿,该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俸华兰没少费过心思。记得有一次刀某家办客,怕被村里人“笑话”,杀牛宰羊的,菜谱多达十三四个,“滚雪球式”增长的开销,给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不少群众苦不堪言,却依然“死撑面子”。为了根治这一陋习,红白喜事前,俸华兰约上理事会成员上门劝说,并组织召开群众会,商议把倡导节俭办客纳入那京村村规民约,群众表决通过办客天数、礼金和菜品数。在强有力地监督下,大家摒弃陋习,慢慢形成了节俭的风气。现在,群众富起来了,钱袋子鼓起来了,杀牛宰羊不在话下,并且没有一家违反村规民约,没有一家大操大办,节俭观念已深植于心。
为破解乡村振兴中村务公开不规范等难题,在“清廉村居”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中,那京制定了《村规民约》《“一事一议”制度》《民主决策制度》等10个相关制度,推动村务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着力打造“群众明白、干部清白”的“清廉村居”,让机制制度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
“清廉村居”建设千条万条,群众参与是头一条。该村主动把监督的“话筒”递给群众,村组干部与群众围炉共坐,听群众建议、议村庄发展,形成了“开题、议题、筛题、定题、亮题”的“五题”议事模式。通过激发乡村振兴“廉”活力,在短短的几年内,那京实施了文化广场、道路改造和清风栈道等项目,一个个“清廉工程”化作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相信能成的事情,清廉成了干群关系的“粘合剂”。
抓载体促融合厚植乡村振兴“廉”动力
“清风栈道”上体味傣家廉洁文化、“清风广场”榕树下聆听傣族清风故事、“清风农家”里感受傣家人的家风家训、“清风传习馆”中忆傣家过往生活……
“故地重游”的王先生带着些许激动讲述了他和那京的故事。前年暑期,王先生一家三口自驾车从昆明一路来到美丽的那京游玩,在生态鱼庄烤鱼,还品尝了黄心火龙果、芒果等,结账时他惊呼,“怎么才136元,你算少了吧?”老板娘说,“我们村所有鱼庄对待本地外地游客都一样,烤鱼全村统一15元一条。”缘分是非常奇妙的东西,在驶离那京40多公里的路上,突然发现价值2万元的相机落在鱼庄,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们返回了鱼庄,想不到相机还在,找回相机时的激动不是因为价格有多贵,更重要的是记录着一家人的幸福时刻。
在这个“没有围墙的村庄”,游客不仅能吃到原生态食材,也不用担心被“宰”,钱包被偷。正因为“清廉村居”建设释放出良好的外溢效益,像王先生一样“故地重游”的回头客很多很多,大家一传十,十传百……
借着“清廉村居”建设的东风,那京厚植清廉根基,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目前,那京村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建成产业化基地2830亩,旅游收入达300余万元,202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22万元,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7796元提高至2022年的22832元。“那京模式”是双江“清廉村居”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通过不断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双江培育了景亢、来冷等一批有双江辨识度的“清廉村居”示范点。
“人心齐民风好,发展干劲足,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双江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清廉村居”建设并非一日之功,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清廉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双收,让村民的共同富裕之路越走越稳。(双江县纪委监委 罗英芳 王明世)